安息香
- 《本草纲目》:安息香
- 《本草便读》:安息香
- 《本草从新》:安息香
- 《本草分经》:安息香
- 《本草蒙筌》:安息香
- 《本草求真》:安息香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:安息香
- 《本经逢原》:安息香
- 《得配本草》:安息香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:安息香
- 《海药本草》:安息香
- 《千金翼方》:安息香
- 《医学入门》:安息香
- 《新修本草》:安息香
- 《药笼小品》:安息香
- 《药性切用》:安息香
- 《玉楸药解》:安息香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:安息香
- 《证类本草》:安息香
《本草纲目》:安息香
「气味」辛、苦、平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突然心痛。或时发时止。有安息香研为末,开水送服半钱。
2、小儿肚痛。用安息香酒蒸成膏,另用沉香、木香、丁香、霍香、八角茴香各三钱,香附子、缩砂仁、炙甘草各五钱,共研为末,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,如芡子大。每服一丸,紫苏汤化下。此方名“安息香丸”。
3、关节风痛。用精猪肉四两,切片,裹安息香二两,另以瓶装一层灰。药放灰上,在大火上(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)烧出烟,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,勿令烟散走。
《本草便读》:安息香
芳香开窍.有温宣气血之功.辛苦辟邪.擅畅达心脾之力.或安神而息魅.或煎服而焚香.(安息香出安南波斯等国.亦树脂也.其质如桃胶.柔韧不断.焚之能安息诸邪.故名.辛苦微温.芳香无毒.入心脾二经.开窍辟恶.其芳香温散之性.能使气血宣行.通身通泰.则鬼疰蛊毒.卒中暴厥.心腹诸痛等证.皆可愈耳.)
《本草从新》:安息香
宣、行气血、辟邪恶.
辛香苦平.入心经.研服行血下气.安神去祟.(手少阴主藏神、神昏则鬼邪侵之、心主血、血滞则气不宣快、安神行血、故治之.)鬼胎能下.蛊毒可消.烧烟、辟邪逐恶.病非关恶气侵犯者.勿用.辟邪.安息诸邪.故名.或云∶安息国名也.(奇效良方、小儿惊邪、安息香一豆许、焚之自除.)
《本草分经》:安息香
辛香苦平,入心经,安神去祟,行血下气,安息国名也。
《本草蒙筌》:安息香
味辛、苦,气平。无毒。惟生海外,亦系木脂。因香辟邪,土人呼为辟邪树也。七月七日,裂其树皮,胶脂如饴,随即涌出。坚凝成块,其色黄黑。烧烟鬼惧神欢,研服邪驱恶逐。鬼胎能下,虫毒可消。
《本草求真》:安息香
(香木)通心气活肝血
安息香(专入心肝)。系西戎及南海波斯国树中之脂。其香如胶如饴。其气馨。其味苦而兼甘。其性平。按凡香物皆燥。惟此香而不燥。香物皆烈。惟此窜而不烈。洵佳品也。以之常熏。则恶气悉绝而心肺皆沁。神气通畅。故凡传尸痨瘵。霍乱呕逆。蛊毒恶侵。梦魇鬼交等症。无不用此调治。俾其邪辟正复。所以苏合香丸、紫雪丹、七香丸。(同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钱。香附子缩砂密炙甘草各五钱。为末蜜丸。以治小儿肚痛。)亦皆用此。以其独得香气之正也。但元气虚损。阴火旺者。其切忌焉。书言烧之能集鼠者真。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:安息香
(或言烧之能集鼠者为真.)
【气味】
辛苦无毒.
【主治】
心腹恶气鬼疰.邪气魍魉鬼胎血邪.辟蛊毒.霍乱风痛.男子遗精.暖肾气.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.妇人夜梦鬼交.同臭黄烧熏丹穴永断.烧之去鬼来神.治中恶魇寐劳瘵传尸.
《本经逢原》:安息香
辛苦微甘平,无毒。出西戎及南海波斯国。树中脂也,如胶如饴,今安南三佛齐诸番皆有之。如饴者曰安息香,紫黑黄相和如玛瑙,研之色白者为上。粗黑中夹砂石树皮者为次,乃渣滓结成也。有屑不成块者为下,恐有他香夹杂也。烧之集鼠者为真。修制最忌经火。
发明 安息香乃外番入贡之物,香而不燥,窜而不烈。烧之去鬼来神,令人神清。服之辟邪除恶,令人条畅,能通心腹诸邪气,辟恶蛊毒,理霍乱,止卒然心痛呕逆,治妇人为邪祟所凭,夜与鬼交,烧烟熏丹田穴,永断。故传尸劳瘵咸用之。其苏合香丸、紫雪丹用之,各有转日回天之功,洵非寻常方药可比也。凡气虚少食,阴虚多火者禁用,为其能耗气也。
《得配本草》:安息香
辛、苦、平。入手少阴经。驱邪逐恶。治血晕,消蛊毒,禁梦魇,疗劳瘵。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:安息香
禀火金之气而有水,故味辛、苦,气平而芬香,性无毒,气浓味薄,阳也。入手少阴经。少阴主藏神,神昏则邪恶鬼气易侵,芳香通神明而诸邪辟也。
安息香,乃辟邪树皮之脂,坚凝成块,其色黑黄,烧烟鬼惧神欢,驱邪逐恶,研服行血下气,扶正安神,鬼胎能下,蛊毒可消。
《海药本草》:安息香
谨按《广州记》云∶生南海、波斯国。树中脂也,状若桃胶,以秋月采之。又方云∶妇人夜梦鬼交,以臭黄合为丸,烧熏丹穴永断。又主男子遗精,暖肾,辟恶气。(《大观》卷十三页39,《政和》页330,《纲目》页1374)
《千金翼方》:安息香
味辛苦,平,无毒。主心腹恶气,鬼疰。出西戎,似松脂,黄黑色为块,新者
《医学入门》:安息香
安息香平辛苦味,去蛊毒辟诸恶气,暖肾涩精无梦交,更和心腹鬼胎疰。
言能安定人之气息也。出波斯国,树脂液也。形若松脂,黑色成块,新者亦柔韧。无毒。
主辟蛊毒及一切恶气,暖肾气,止遗精,夜梦与鬼交,和心腹,定霍乱、鬼胎、血邪、血晕,烧之通神。酒浸研。
《新修本草》:安息香
味辛、苦,平,无毒。主心腹恶气鬼疰。出西戎,似松脂,黄黑色为块,新者亦柔韧。
(新
《药笼小品》:安息香
出安息国。
树脂熬成,外用沥青为壳。
能辟邪气,安五脏。
至宝丹所以用之。
《药性切用》:安息香
辛香苦平,入心经而祛邪辟恶;晰理血气,为去祟安神专药。研细用。
《玉楸药解》:安息香
味辛、苦,气温,入手太阴肺、足厥阴肝经。除邪杀鬼,固精壮阳。
安息香温燥窜走,治鬼支邪附,阳痿精遗、历节疼痛,及心腹疼痛之病。熏服皆效。烧之神降鬼逃。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:安息香
味辛苦,平,无毒。主心腹恶气鬼疰。日华子云∶治邪气魍魉,鬼胎血邪,辟蛊毒气,霍乱,风痛,治妇人血禁并产后血晕。
《证类本草》:安息香
亦柔韧(音刃)。(唐本先附)
香树,出波斯国,波斯呼为辟邪树。长三丈,皮色黄黑。叶有四角,经寒不凋。二月开花,黄色,花心微碧,不结实。刻其树皮,其胶如饴,名安息香。六、七月坚凝乃取之。烧之通神,辟众恶。日华子治邪气魍魉,鬼胎血邪,辟蛊毒,肾气,霍乱,风痛,治妇人血噤并产后血晕。
海药∶谨按《广州记》云∶生南海波斯国,树中脂也,状若桃胶,以秋月采之。又方∶云∶妇人夜梦鬼交,以臭黄合为丸,烧熏丹穴,永断。又主男子遗精,暖肾,辟恶气。
常见疾病
虚劳| 香港脚| 痿| 金疮| 带下| 消渴| 鼓胀| 头痛| 温热| 疟| 痰饮| 不寐| 痰| 汗| 淋| 喘| 疹| 下血| 霍乱| 胎前| 腰痛| 伤寒| 便血| 脾胃| 崩漏| 呕吐| 产后| 积聚| 血证| 暑| 火| 痹| 黄胆| 厥| 补益| 湿| 诸气| 胁痛| 肺痈| 伤食| 泄泻| 调经| 眩晕| 伤风| 关格| 脚气| 齿| 三消| 鼻衄| 杂病| 翻胃| 风| 麻木| 鼻| 赤白带下| 燥| 疮| 目病| 牙齿| 不能食| 中毒| 胞衣不下| 赤白痢| 小便不禁| 耳病| 赤白浊| 热病| 便毒| 安胎| 热| 血| 大便秘结| 目疾| 臂痛| 面病| 颠狂| 斑疹| 便闭| 赤白带| 鼻病| 变蒸| 积| 保产| 咳血| 痛| 产后腹痛| 诸血| 喘促| 调经论|常用药材
黄连| 人参| 附子| 半夏| 麻黄| 大黄| 石膏| 甘草| 桂枝| 茯苓| 生姜| 当归| 犀角| 柴胡| 龙骨| 鹿茸| 大枣| 黄芩| 雄黄| 何首乌| 吴茱萸| 阿胶| 干姜| 巴豆| 酒| 泽泻| 桔梗| 丹砂| 牛黄| 白术| 防己| 芍药| 朴硝| 葛根| 细辛| 竹叶| 升麻| 茗| 矾石| 牡蛎| 栀子| 丹雄鸡| 滑石| 木香| 菟丝子| 五味子| 沉香| 桑根白皮| 苦参| 白芷| 百合| 防风| 皂荚| 天门冬| 薏苡仁| 贝母| 浓朴| 牛膝| 麦门冬| 枳实| 槟榔| 食盐| 水银| 菖蒲| 蜀椒| 知母| 石斛| 泽兰| 胡麻| 桃仁| 云母| 甘遂| 羊角| 鳖甲| 猪苓| 杏仁| 石钟乳| 车前子| 肉苁蓉| 干地黄| 琥珀| 杜仲| 石硫黄| 羚羊角| 槐实| 连翘| 麝香| 龟甲| 海藻| 赤石脂| 枸杞| 乌头| 虎骨| 鸡| 磁石| 黄柏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