萆
- 《本草备要》:萆
- 《本草便读》:萆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:萆
- 《本草崇原》:萆
- 《本草从新》:萆
- 《本草分经》:萆
- 《本草分经》:萆
- 《本草分经》:萆
- 《本草撮要》:萆
- 《本草经集注》:萆
- 《本草经解》:萆
- 《本草蒙筌》:萆
- 《本草求真》:萆
- 《本草思辨录》:萆
- 《本草图经》:萆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:萆
- 《本经逢原》:萆
- 《得配本草》:萆
- 《滇南本草》:萆
- 《顾松园医镜》:萆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:萆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萆
- 《千金翼方》:萆
- 《医学入门》:萆
- 《吴普本草》:萆
- 《新修本草》:萆
- 《药性切用》:萆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:萆
- 《证类本草》:萆
《本草备要》:萆
通,祛风湿,补下焦
甘苦性平。入足阳明、厥阴(胃、肝)。祛风去湿,以固下焦(阳明主肉,属湿。厥阴主筋,属风),补肝虚(去风),坚筋骨(风湿去,则筋骨坚),益精明目。
治风寒湿痹,腰痛久冷,关节老血,膀胱宿水,阴痿失溺,茎痛遗浊,痔 恶疮(诸病皆阳明湿热流入下焦,萆 能除浊厘清,古方有萆 厘清饮。史国信云∶若欲兴阳,先滋筋力。若欲便清,先分肝火。《万金护命方》云∶凡人小便频数、便时痛不可忍者,此疾必因大肠秘热不通,水液只就小肠,大肠愈加干竭,甚则身热心躁,思水,即重证也。此疾本因贪酒色,或过食辛热、荤腻之物,积有热毒,腐物、瘀血,乘虚流入小肠,故便时作痛也。
此便数而痛,与淋证涩而痛不同,宜用萆 一两,盐水炒,为末,每服二三钱,使水道转入大肠,仍以葱汤频洗谷道,令气得通,则便数及痛自减也。肾有二窍,淋证出于溺窍,浊证出于精窍)。
有黄、白二种,黄长、 (音硬),白虚、软,软者良。薏苡为使。畏大黄、柴胡、前胡。忌茗、醋(时珍曰∶萆 、菝 、土茯苓,形不同而主治不甚相远,岂一类数种乎?萆根细长、浅白,菝 根作块而黄)。
《本草便读》:萆
萆 (图缺)
祛风祛湿.微苦微温.入肝胃兼入小肠.厘清去浊.由膀胱内通肾脏.行水宣瘀.风寒痹湿可推求.腰膝酸疼当审用.(萆 本经谓其苦平无毒.主治腰痛骨强.风寒湿痹.观其大意.知其能入肝肾.治阳虚湿浊之药.虽云能治下焦风寒湿痹.大抵萆 之功.治湿为长.治风次之.治寒则尤其次也.痿病多属阳明湿热.萆 之苦.能宣能泄.故又能入胃耳.)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:萆
(本经中品)
【气味】苦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腰脊痛强,骨节风,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。
【核】曰∶萆 ,一名赤节,一名百枝。出真定山谷,及河、陕、汴东、荆、蜀诸郡。
作蔓生,苗叶俱青。叶有三叉,似山薯叶,又似绿豆叶。花有红、黄、白数种,亦有无花结白子者。根黄白多节。三指许大。大者如商陆,茎有刺者,根白实;无刺者,根虚软,软者入药最胜。一种叶似荞麦,子作三棱,根如山薯而体硬。市肆皆以土茯苓为萆 ,又以萆为狗脊者,误矣。薏苡为之使。畏葵根、大黄、茈胡、前胡。
先人云∶根多枝节,故一名赤节。主关节之疾,甚相当也。顾萆 之名,更宜于身之下矣。
【 】曰∶萆,覆蔽也; ,解脱也。风寒湿相合成周痹,覆蔽经脉骨节之外,致腰脊骨节强痛,及恶疮不瘳热气,力可使之解脱。与狗脊功力似同而异,狗脊主关机失利于内,致筋脉劲强于外;萆 主经脉劲强于外,致关机失利于内。虽咸从脾生,内外之情迥别耳。
(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,萌 自内,解孚从外也。雷公炮炙论序,一名竹木,亦以其有节也。主治漩多,漩多,即白浊,此风瘅客脬,下焦失于决渎耳,力能通而解之,宜身之下,于此可见。)
《本草崇原》:萆
气味苦平,无毒。主治腰脊痛强,骨节风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。
(萆 处处有之,出川蜀、怀庆者佳。苗引延蔓,茎叶俱青有刺,叶作三叉,花有红黄白数种,亦有无花结白子者,根黄白色,多枝节而硬,故《别录》一名赤节萆 ,犹卑解也。
以其专精在根,性引延上,从下解上之义。)
凡草木之根 ,坚硬而骨胜者,主肾。有刺而藤蔓者,走经脉。萆 骨胜藤蔓,故主治腰脊痛强,骨节风寒而主肾。又,治湿痹、周痹,而主经脉。苦能清热,故治恶疮不瘳之热气。
《本草从新》:萆
通、祛风湿.
甘苦性平.入足阳明、厥阴.(胃、肝.)祛风去湿.(阳明主肉属湿、厥阴主筋属风.)
以固下焦.以坚筋骨.治风寒湿痹.腰痛久冷.关节老血.膀胱宿水.阴痿失溺.茎痛遗浊.痔恶疮.(诸病皆阳明湿热流入下焦、萆 能去浊厘清、史国信云∶若欲兴阳、先滋筋力、若欲便清、先分肝火、杨子建万全护命方云∶凡人小便频数、便时痛不可忍者、此病必因大腑秘热不通、水液只就小肠、大腑愈加干竭、甚则身热、心躁思水、如此重证也、此疾本因贪酒色、或过食辛热荤腻之物、积有热毒腐物瘀血、乘虚流入小肠、故便时作痛也、此便数而痛、与淋证涩而痛不同、宜用萆 一两、盐水炒为末、每服二三钱、使水道转入大肠、仍以葱汤频洗谷道、令气得通、则便数及痛自减也.肾有二窍、淋证出于溺窍、浊证出于精窍.)阴虚火炽、溺有余沥.及无湿而肾虚腰痛者.皆禁.有黄白二种.黄长硬.白虚软.(名粉萆 .)白者良.(时珍曰∶土茯苓、萆 、菝 、形不同而主治不甚相远、岂一类数种乎、萆 根细长浅白、菝 根作块而黄.)薏苡仁为使.畏大黄、柴胡、前胡.忌茗、醋.
《本草分经》:萆
甘苦平,入肝胃,祛风去湿,以固下焦,坚筋骨,凡阳明湿热流入下焦者,此能去浊厘清,有黄白二种,白者良,名粉萆 。
《本草分经》:萆
见胃和。
《本草分经》:萆
见胃和。
《本草撮要》:萆
味苦.入足阳明厥阴经.功专去风湿.得杜仲治腰脚痹软.得石菖蒲、益智仁治白浊频数茎痛.薏苡为使.畏大黄、柴胡、前胡.忌茗醋.
《本草经集注》:萆
味苦、甘,平,无毒。主治腰背痛强,骨节风寒湿,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,伤中恚怒,阴痿失溺,关节老血,老人五缓。一名赤节。生真定山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(薏苡为之使,畏葵根、大黄、茈胡、牡蛎、前胡。)
今处处有,亦似菝 而小异,根大,不甚有角节,色小浅。(《大观》卷八,《政和》二一三页)
《本草经解》:萆
气平.味苦.无毒.主腰脊痛强.骨节风寒湿周痹.恶疮不瘳.热气.萆 气平.禀天秋降之金气.入手太阴肺经.味苦无毒.得地南方之火味.入手少阴心经.气味俱降.阴也.太阳寒水经.挟脊抵腰中.太阳有湿.则阳气不布.腰脊强而痛矣.太阳经行身表附皮毛而为外卫者也.皮毛者肺之合.萆 气平入肺.味苦燥湿.肺之皮毛理而太阳之湿亦逐.所以主腰脊强痛也.骨节者节犍之处也.亦属太阳经.湿流孔窍.故风寒湿合而成痹.则周身麻木而骨节更甚也.其主之者.萆 入肺.肺通调水道.下输膀胱.可以去太阳之湿而理痹也.恶疮热气.皆属心火.萆 味苦清心.心火退.则疡疮愈而热气解矣.
【制方】
萆 同莲子、白茯、车前、木通、泽泻、牛膝、甘草、黄柏.可厘清治湿.同杜仲.治腰脚痹.同菖蒲、益智、乌药.治白浊.佐杜仲、肉苁蓉、菟丝子、北味丸.名金刚丸.治筋痿足不能行.
《本草蒙筌》:萆
味苦、甘,气平。无毒。盛出河陕荆蜀,蔓生叶作三叉。秋月采根,状类山芋。一种有刺者,秋白实;一种茎无刺者,根软虚。种虽两般,白者为胜。又与菝 小异,凡收切勿混真。盖菝 根作块赤黄,萆根细长浅白。《博物志》亦曰∶菝 与萆 相乱。时人每呼白菝 者,即萆 也。利刀切片,酒浸烘干。凡用拯 ,忌食牛肉。畏葵根牡蛎,及柴胡大黄。为使宜薏苡仁,治痹尽风寒湿。腰背冷痛止,筋骨制痛除。补水脏益精,缩小便明目。
逐关节久结老血,扫肌肤延生恶疮。仍主恚怒伤中,尤疗老人五缓。菝 别种,亦系蔓生儿搀根。)延发山野地。采根秋月,切片曝干。浸赤汁煮米粉尝,辟酿醇酒饮,去风毒脚痹殊佳。
止小便,益血气。腰背疼甚,煎服亦灵。
(谟)按∶近道所产,呼为冷饭团,即萆 也。俗之淫夫淫妇,多病杨梅疮。剂用轻粉,愈而复发,久则肢体拘挛,挛为痈漏。锉萆 三两,或加皂角刺、牵牛各一钱,水六碗,煎耗一半,温三服,不数剂多差。原因水衰,肝挟相火凌土,土属湿生肌肉,湿热郁于肌腠,故为痈肿。
经曰∶湿气害人皮肉筋脉是也。萆 味甘、淡,去脾湿。湿去则荣卫从,筋脉柔,肌肉长,而拘挛痈漏并愈,此亦理也。初病服之不效者,火盛而湿未郁。萆 长于去湿,而劣于去热。病患则火衰而气已耗,气耗则湿郁,用之去湿故效也。
《本草求真》:萆
(蔓草)祛肝风除胃湿
萆 (专入肝胃)。味苦气平。功专祛风除湿固肾。凡人大便燥结。小便频数。每于便时痛不可忍者。此必大便热闭。积热腐瘀等物。同液乘虚流入小肠。故于便时即作痛也。(杨子建万金护命方云。凡人小便频数。不计度数。便时茎内痛不可忍者。此疾必先大腑秘热不通。水液只就小肠。大腑愈加干渴。甚则浑身热。心燥思凉水。如此即重症也。此疾本因贪酒色。积有余毒腐物瘀血之类。随虚水入于小肠。故便时作痛也。此乃小便频数而痛。与淋症涩而痛者不同也。宜用萆 一两。盐水炒为末。每服二钱。使水道转入大肠。仍以葱汤频洗谷道。令气得通。则小便数及痛自减也。)且水道不清。则湿热不除。而肝火愈炽。筋骨愈痿。萆 气味苦平。既能入肝祛风。(时珍曰。厥阴主筋属风。阳明主肉属湿。萆 之功长于去风湿。所以能治缓弱痿痹。遗浊恶疮。诸病之属风湿者。)复能引水归入大肠以通谷道。俾水液澄清。而无痛苦之患矣。又安有痹痛腰冷。膀胱宿水。与阴痿失溺。痔漏恶疮之累乎?昔人云。既有逐水之功。复有摄精之力。(湿热除则精自不走泄。)洵不诬耳!菝 土茯苓。与萆虽不相类。而功用不远。白虚软者良。薏苡为使。畏大黄柴胡前胡。忌茗醋。(萆 根细长浅白。菝 根作块赤黄。)
《本草思辨录》:萆
萆 用根,取其入肾。茎叶俱青,叶作三叉,则入肝。根黄白色,则入肺胃。根多节而虚软,则能化阴伸阳而治痹。风寒湿之在腰背骨节而痛强者,阴不化也,以萆 达之而阴化。风寒湿之为阴痿、为失溺、为老人五缓者,阳不伸也,以萆 导之而阳伸。后世以萆 为厘清化阴非能益阴,伸阳非能助阳。盖萆 者,所以驱风寒湿也。
萆 味苦则发,气平则降。力能外拓而性复下趋,故驱风寒湿而解之于至卑。此所以谓萆
《本草图经》:萆
萆 (图缺),生真定山谷,今河、陕京东、荆、蜀诸郡有之。根黄白色,多节,三指许大;苗叶俱青,作蔓生,叶作三义,似山芋,又似绿豆叶;花有黄、红、白数种,亦有无花结白子者。
春秋采根,曝干。旧说此药有二种∶茎有刺者,根白实;无刺者,根虚软,以软者为胜。今成德军所产者,根亦如山芋体硬,其苗引蔓,叶似荞麦,子三棱;不拘时月采其根,用利刀切作片子,曝干用之。《正元广利方》疗丈夫腰脚痹缓急,行履不稳者。以萆 二十四分,合杜仲八分,捣筛,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匕,增至五匕。禁食牛肉。又有萆 丸大方,功用亦同。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:萆
【气味】
苦平无毒.足阳明厥阴经药也.
【主治】
厥阴主筋属风.阳明主肉属湿.萆 之功长于去风湿.所以能治缓弱 痹遗浊恶疮诸病.故萆 厘清饮.以之治真元不足.下焦虚寒.小便频数.白浊如膏之症.又人饮酒过伤.或不饮酒而过食辛热荤腻之物.又或因房劳过度.以致小便频数而痛.与淋症涩而作痛者不同.宜用萆 以逐除积毒.去浊而厘清也.
《本经逢原》:萆
苦甘平,无毒。产川中,大块色白而松脆者为萆 。若色黄赤者即菝 也。一种小块质坚硬者为土萆 ,不堪入药,忌茗、醋。
《本经》主腰脊痛、强骨节,除风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。
发明 萆 苦平,胃与肝家药也,入肝搜风。《本经》主腰脊痛,强骨节;入肝祛风,入胃祛湿,故《本经》主寒湿周痹、恶疮热气等病。昔人称其摄精之功,或称逐水之效,何两说相悬耶?不知胃气健旺则湿浊去,而肾无邪湿之扰,肾脏自能收摄也。杨氏萆 厘清饮专主浊病,正得此义。又主阴痿失溺,老人五缓者,总取行阳之力,以利关节助健运也。若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,小便频数,大便引急者,误用病必转剧,以其温散不利于阴也。菝 与萆 相类,《别录》主腰背寒痛风痹,皆取祛湿热利水、坚筋骨之义。
《得配本草》:萆
薏苡为之使。畏前胡、柴胡、牡蛎、大黄、葵根。
甘、苦、平。入足阳明、厥阴经气分,去风湿而固下焦,能治周痹痈缓,关节老血,膀胱宿水,阴痿失溺,便时茎痛,白浊如膏,及痔 恶疮。得石菖蒲、益智仁、乌药,治白浊频数。佐杜仲,治腰脚痹软。佐旋复花、虎头骨,治头痛发汗。拌盐炒服,治小便数痛。(腐物热毒流入小肠故也。与淋症涩痛不同。)利小水,盐水炒。去风湿,酒拌炒。小便自利,及无风湿而有前症者,皆禁用。
小便混浊,病有不同。或阴火炽盛于肠胃,或热邪郁结于膀胱,或肾水不足而肾气不能化,若以萆 燥湿之剂投之,则火愈烈而水益亏,浊者愈浊矣。惟肠胃中风湿内郁而溺浊者,服萆 厘清饮始效。
《滇南本草》:萆
萆 (图缺),味苦、微酸,性平。入肝、脾、膀胱经。治风寒湿气,经络、腰膝疼痛,遍身顽麻,利膀胱水道,赤白便浊。
──丛本卷中
《顾松园医镜》:萆
〔甘苦平,入胃、肝、肾三经。川者佳,勿用有刺者。〕治腰脚瘫痪不遂,〔长于祛风除湿,风湿去而自愈。〕止白浊茎中作痛。〔能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,故能祛浊厘清,而治是病。〕痹症香港脚并用〔二症皆由于湿。〕淋家疝病均宜,〔经曰∶脾受积食之气,小便黄赤,甚则淋。病症,亦属湿热为病,但分寒热二途,湿去则皆安。〕主用皆祛风除湿,无湿者勿用。土茯苓与萆 形虽不同,功用相仿。亦善祛风除湿,祛浊厘清,均治恶疮化毒。东山经言∶食之已风,此头风方中,所以用之神效欤?俗称寒冷服之无子。不知本草谓其甘淡性平,又健脾胃,止泄泻,补下焦,,治阴痿之功也。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:萆
得火土之气,兼禀天之阳气,故味苦甘平无毒。入足阳明、少阴、厥阴。为祛风除湿补下之要药。
萆 ,忌同牛肉。白者为佳。治风寒湿痹,腰背冷痛,筋骨掣痛,补水脏,益精缩小便,明目逐关节,久结老血,扫肌肤,延生恶疮,恚怒伤中,老人五缓。其功专于湿而劣于去热,即可去膀胱缩水,又能止失尿便频。凡杨霉痔 恶疮,病久火衰气耗,湿郁者,用萆 三两,角刺牵牛各一钱,水六碗,煎耗一半,温三服,不数剂多瘥。初服未效者,以火尚盛也。
主治(痘疹合参) 治痘水泡太盛,不能干靥者,用以渗收湿气。
按∶萆 主用,皆祛风湿,补下元。凡小便频,茎内痛,必大腑热闭,水液只就小肠,大腑愈加燥竭,因强忍房事,有瘀腐壅于下焦故痛。此与淋症不同,宜盐炒萆 一两,煎服,以葱汤洗谷道,即愈。肾受土邪则水衰,肝挟相火来复,母仇而凌土,得萆以渗湿,则土安其位,水不受侮也。如阴虚火炽,及无湿而肾虚,腰痛者勿服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萆
味苦甘,性平无毒,入脾肾膀胱三经。主风寒湿痹,腰背痛,中风不遂,遍身顽麻,膀胱宿水,阴痿失溺,利水道,益精明目。薏苡为使,畏葵根、大黄、柴胡、牡蛎,忌牛肉。
按∶萆?之入三经,何也?盖肾受土克,则水脏既衰,肝挟相火而凌土湿,脾主肌肉,湿郁肌腠,则生热生风,以致营卫不利,关节不利。而萆?长于去水,用之以渗脾湿,则土安其位,水不受侮矣。然失用令人小便多,小便既多,则肾气得复实?今多泥其入肾,用为补剂,亦未深原其理耳。
《千金翼方》:萆
味苦甘,平,无毒。主腰背痛,强骨节,风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,伤中恚怒,阴痿失溺,关节老血,老人五缓。一名赤节。生真定山谷,二月八月采根,曝干。
《医学入门》:萆
萆 无毒苦甘平,肾冷停水背腰疼,阴痿失溺白浊证,风痹恶疮多怒情。
萆,卑下也; ,解也;言性能治下部疾也。主肾虚冷,停蓄宿水,腰痛背强,阴痿失溺,小便混浊,瘫痪软风,关节老血,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肠风痔漏,热气伤中,恚怒。兼补水脏,坚筋骨,益精明目。出川中虚软者佳。酒浸,或盐水煮焙。干薏苡为使。畏葵根、大黄、柴胡、牡蛎。
《吴普本草》:萆
《御览》卷九百九十一
一名百枝。
《新修本草》:萆
味苦、甘,平,无毒。主腰背痛强,骨节风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。伤中恚怒,阴痿失溺,关节老血,老人五缓。一名赤节。生真定山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
薏苡为之使,畏葵根、大黄、柴胡、牡蛎、前胡。今处处有,亦似菝 而小异,根大,不甚有角节,色小浅。
〔谨案〕
此药有二种∶茎有刺者,根白实;无刺者,根虚软,内软者为
《药性切用》:萆
甘苦性平,入足阳明、厥阴,解利风寒湿痹,为去浊厘清专药。有黄、白二种,白者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:萆
味苦甘,平,无毒。主腰背痛,强骨节,风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,伤中恚怒,痿失溺。《药性论》云∶治冷风 痹,腰脚不遂,手足惊掣,主男子 腰痛久冷,是肾间有膀胱宿水。日华子云∶治瘫缓软,风头旋,痫疾,补水脏,坚筋骨,益精明目,治肠风痔痿,中风失音。薏苡为之使。畏∶葵根、大黄、柴胡、牡蛎。生∶真定。今处处有之。
《证类本草》:萆
(萆 _图缺)
味苦、甘,平,无毒。主腰背痛强,骨节风寒湿周痹,恶疮不瘳,热气,伤中,恚怒,阴痿失溺,关节老血,老人五缓。一名赤节。生真定山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(薏苡为之使,畏葵根、大黄、茈胡、牡蛎。)
陶隐居云∶今处处有,亦似菝 而小异,根大,不甚有角节,色小浅。唐本注云∶此药有二种∶茎有刺者,根白实。无刺者,根虚软。内软者为胜,叶似薯蓣,蔓生。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∶萆 ,能治冷风 痹,腰脚不遂,手足惊掣,主男子 腰痛。久冷,是肾间有膀胱宿水。博物志云∶菝 与萆 相乱。日华子云∶治痈缓软,风头旋,痫疾,补水脏,坚筋骨,益精,明目,中风失音。时人呼为白菝 。
图经曰∶萆 ,生真定山谷,今河、陕、京东、荆、蜀诸郡有之。根黄白色,多节,三指许大。苗叶俱青,作蔓生,叶作三叉似山芋,又似绿豆叶。花有黄、红、白数种,亦有无花结白子者。春、秋采根,曝干。旧说此药有二种,茎有刺者,根白实;无刺者,根虚软,以软者为胜。今成德军所产者,根亦如山芋,体硬,其苗引蔓,叶似荞麦,子三棱,不拘时月采。
其根用利刀切作片子,曝干用之。《正元广利方》∶疗丈夫腰脚痹缓急,行履不稳者。以萆二十四分,合杜仲八分,捣筛。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匕,增至五匕。禁食牛肉。又有萆 丸大方,功用亦同。
孙尚药∶治肠风痔漏如圣散∶萆 细锉,贯众逐叶擘下了,去土,等分捣罗为末。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,空心食前服。
常见疾病
虚劳| 香港脚| 痿| 金疮| 带下| 消渴| 鼓胀| 头痛| 温热| 疟| 痰饮| 不寐| 痰| 汗| 淋| 喘| 疹| 下血| 霍乱| 胎前| 腰痛| 伤寒| 便血| 脾胃| 崩漏| 呕吐| 产后| 积聚| 血证| 暑| 火| 痹| 黄胆| 厥| 补益| 湿| 诸气| 胁痛| 肺痈| 伤食| 泄泻| 调经| 眩晕| 伤风| 关格| 脚气| 齿| 三消| 鼻衄| 杂病| 翻胃| 风| 麻木| 鼻| 赤白带下| 燥| 疮| 目病| 牙齿| 不能食| 中毒| 胞衣不下| 赤白痢| 小便不禁| 耳病| 赤白浊| 热病| 便毒| 安胎| 热| 血| 大便秘结| 目疾| 臂痛| 面病| 颠狂| 斑疹| 便闭| 赤白带| 鼻病| 变蒸| 积| 保产| 咳血| 痛| 产后腹痛| 诸血| 喘促| 调经论|常用药材
黄连| 人参| 附子| 半夏| 麻黄| 大黄| 石膏| 甘草| 桂枝| 茯苓| 生姜| 当归| 犀角| 柴胡| 龙骨| 鹿茸| 大枣| 黄芩| 雄黄| 何首乌| 吴茱萸| 阿胶| 干姜| 巴豆| 酒| 泽泻| 桔梗| 丹砂| 牛黄| 白术| 防己| 芍药| 朴硝| 葛根| 细辛| 竹叶| 升麻| 茗| 矾石| 牡蛎| 栀子| 丹雄鸡| 滑石| 木香| 菟丝子| 五味子| 沉香| 桑根白皮| 苦参| 白芷| 百合| 防风| 皂荚| 天门冬| 薏苡仁| 贝母| 浓朴| 牛膝| 麦门冬| 枳实| 槟榔| 食盐| 水银| 菖蒲| 蜀椒| 知母| 石斛| 泽兰| 胡麻| 桃仁| 云母| 甘遂| 羊角| 鳖甲| 猪苓| 杏仁| 石钟乳| 车前子| 肉苁蓉| 干地黄| 琥珀| 杜仲| 石硫黄| 羚羊角| 槐实| 连翘| 麝香| 龟甲| 海藻| 赤石脂| 枸杞| 乌头| 虎骨| 鸡| 磁石| 黄柏|